互联网+医疗项目要想活下来 至少要过三个关口
像马云说得那样,未来不再会有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会退到后台,未来互联网将会成为水电煤。
互联网更多的是工具,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是用来颠覆医院的,互联网起到的作用是Destructive Reconstruction,是在解构的基础上重构。
很多的互联网+医疗公司从一开始的时候就错了,他们讲得更多的是梦想和情怀,不是逻辑和Common Sense;创始人们到处开会,四处演讲,他们更多的是公司的PR,而不是PM;他们思考的时候用的更多的是脚后跟,而不是逻辑和Common Sense。
资本其实并没有进入寒冬,大家手里依然有很多的资金和闲钱,只是靠谱一点的好项目太少了,实在投不出去。
其实,从过去两年的互联网+医疗的创新实践来看,还是为整个医疗行业带来了很多的活力和改变的,特别是在提高效率和改善体验方面。
互联网+医疗的项目看过很多,但是靠谱的真的不多。
不是有了互联网以后,以往的商业规则、商业模式和商业智慧就可以随便颠覆和任意抛弃的。和医疗相关的互联网+项目还是要讲逻辑,讲道理,讲常识的。一个好项目是否能活下来,虽然不至于要过五关斩六将,但是至少要过以下这三个关口。
技术方案:技术上是否可行,如果是软件的话,要看能否快速拿出有特色并能吸引人和留住人的产品,并可以快速迭代升级;如果是和药物、试剂和医疗器械相关的话,要看能否拿到CFDA的证书。
临床方案:技术可行,技术可靠了,还要看这个产品或者是服务能否有机地嵌入到目前的临床流程当中去,来帮助临床提升能力,提高效率,改善体验。哪怕你技术方案做得再好再牛B,如果无法很好地形成临床方案,也是白搭。对于临床诊疗方案和临床服务流程来讲,你就是个肿瘤,哪怕是植入进去了,也是要被切除的。
商业方案:投资人不是活雷锋,给你钱是为了让你去赚更多的钱,如果找不到合理可持续的盈利模式,项目再好也是白搭。
- 聚美困局:高管离职主营业务不振 陈欧被称陈七块2017-08-09 02:08:42
- 京东物流三问苏宁:不提升服务就是自绝于用户2017-07-24 10:07:37
- 伟东云教育“一带一路”ICT合作成果论坛圆满举行2017-07-11 02:07:02
- 2017国际互联网教育高峰论坛及应用成果展览在青岛举办2017-07-11 02:07:07
- 贾跃亭或痛失丁磊周航左膀右臂 乐视汽车会不会蔫儿2017-04-11 10:04:40
- 腾讯郭斯林:用“其他的方式”,开启数字营销变革2017-04-11 10:04:32
- 网宿科技业绩增速放缓 并购短期效益不明显2017-04-11 10:04:16